学...

弦歌复作  薪火相传

——中国道教学院建院回顾

 

    中国道教学院成立于1990年5月,是一座全国性的道教院校。27年来,学院严格按照宗教院校的办学方针,根据《中国道教学院章程》和有关方案实施教学,谨遵“尊道贵德,学修并进”的院训,为道教界不断培养人才。当今各地道教组织的骨干力量大都在这里(包括道教学院的前身道教知识专修班、进修班)接受过系统教育,为道教事业的发展,为弘扬道教优良传统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从道教知识专修班到学院的建立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道教就开始注重对道教人才的培养。中国道教协会第二届会长陈撄宁在1961年就提出和制定了《培养道教知识分子计划》,并开创了道教历史上第一所学校——道教徒进修班。将道教传统的师徒授受、口口相传的教学方式,改变成为集体招生、集体教学、集体管理的学校式新教学方式,逐渐跟上时代步伐,得到全国道教界的拥护和赞同。后因“文革”的影响而被迫中断。直至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面拨乱反正,宗教政策得到落实。1982年,中国道教协会重新开始制定培养道教人才计划,从1982年至1988年的8年时间,共举办了5期道教知识专修班、1期进修班。培养了一批既有一定道教学识,又有道教信仰和修持的道教徒。此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开放宫观不断增多,教务活动、学术研究、对外友好交往日益频繁,对道教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中国道教协会开始筹建中国道教学院。此举得到国务院宗教事务部门的高度重视。1990年5月5日,中国道教学院正式成立,同时举行第一届开学典礼。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张声作,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局长任务之,国务院副秘书长李左明,以及道教领域的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典礼。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黎遇航道长任院长,傅圆天道长、闵智亭道长、李养正教授任副院长,陈兆康为教务长。从此,道教人才培养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二、学院性质及专业设置

    中国道教学院是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在中国道教协会直接领导下,实行院长负责制。自中国道教学院成立起,就制订了《章程》和有关班级的培养方案。其办学宗旨为:“在政府的领导下,坚持爱国爱教原则,根据国家宪法、法律和政策及道教教理教义进行教学。”办学目的和任务为:“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有较高道教学识和品德修养,联系信教群众,有志为道教事业服务的中、高级青年道教人才,并负责各地道教组织骨干力量的轮训和进修,继承和发扬道教优良传统,弘扬道教优秀文化。”学院设四年制本科教育和三年制研究生教育,还开展留学生教育,学制2-4年。同时,还根据《中国道教学院章程》、结合道教发展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国道教学院本科与研究生培养方案》。《方案》明确了培养目标、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学习考核、毕业标准,培养方式、组织领导等内容。同时还结合道教仪范制定了《中国道教学院学籍管理制度》,内容包括学生守则、学籍管理办法、奖学金评定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         

三、建立阶梯  培养人才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教历史上就十分重视道教人才的培养。早在道教创立之初,教祖张道陵就设置“道官”、“祭酒”,要求诵习《五千言》;北魏寇谦之天师提出“尊道贵德,唯贤是授”的用人主张;南朝陆修静天师提出“依功受,按级晋升”的用人制度;齐、梁时高道陶弘景提出“天道自然,人道自己”的培养方式;唐玄宗开元年间,设立“崇玄学”,置生徒学习《老子》、《庄子》等;宋徽宗时期,设立“道学”,要求道徒学习《道德经》、《庄子》、《黄帝内经》、《易经》等,并设置元士、高士、大士、上士、良士、方士、居士、隐士、逸士、志士等品位,还为“道学”设置“道官”、“道职”,最高的为“金门羽客;金元时期,王重阳祖师在《全真立教十五论》中强调“云游、学书”;李真常在北京白云观举办“玄学馆”;明代43代天师张宇初编修《道门十规》,教导道统,规范言行和修持,强调道徒要学习《度人经》、《定观经》、《道德经》等;清代王常月在北京白云观三次开坛传戒,并著有《龙门心法》,强调戒律,重视修持。

   当今道教界非常重视人才培养,1961年就提出和制定了《培养道教知识分子计划》,并创办了道教历史上第一所学校——道教徒进修班。上世纪80年代恢复办学后,连续举办了多期道教知识专修班和进修班,共培养乾道、坤道200余人。1990年5月,中国道教学院正式成立。正如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在中国道教学院成立暨开学典礼上所说:“中国道教学院的创立,是中国宗教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件大事。中国道教协会创立中国道教学院,就是为了建立阶梯,培养人才,以便打开宝库,探取宝物,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对人类文化可能作出很大的贡献。”中国道教学院正式成立后,截至2022年6月,共培养(指已毕业或结业)乾道、坤道共计约800余人∕次,逐渐缓解了道教人才青黄不接的压力,毕业的学生很多已成为今天道教界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