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学...

明道风 践道行

沈微然

    道风是什么?对于道门有着怎样的意义?而身为玄门弟子的我们又该如何践行道风的真意?这些是我在这次“道风月”活动中一直不断思考的问题,并且我相信这也将成为我们所有玄门弟子在未来的教门生活中永不止息的课题。

什么是道风?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必须深刻认识其中广泛的内在含义。它是我们玄门弟子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言行举止、教门气质,也是区别道俗的具体体现,同时还是济世度人的践行之法。而这些表现的原点都根植于道教深邃广博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之中,因被历代玄门弟子虔信与传承而形成的独特、具有信仰主旨的群体共性,是基于道教教理教义进而影响生活实践的诠释与展现。也许有人会问,身为玄门弟子的我们该如何实践道风?我认为这或许是一个本末倒置的问题,因为一个修道者不是因强求道风的表象而领悟,而是因领悟而自然而然地将道风自然表露,重点在于“感而遂通”,不感则不通,不通则不行。如果反其道而行,那就只能是假的、伪的、虚的、不实的、形式化的、表里不一的,那么就和教门的教义相违背了。为什么?因为这样的行为被总结成一个字,叫做“礼”,道祖言:“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我这样说的意思并不是要忽视外在的体现,而是认为践行道风的重点应该于内在的提升与升华。那么如何才能真正践行道风呢?是需要回归到“感”的基础上,它取决于对信仰的虔诚、拓展于阅历的积累、深化于修行的领悟。又由于每个人都是不具有统一性的个体体验,而导致每个人在践行之中表现出多寡之分、层次之别。因此,提升道门整体道风的唯一途径就在于提升每一个教门中人的“感”,核心在虔信、拓展在认知、深化在修行。一个真正意义上复兴的现代道教,必须建立在每一位教众的个体提升与觉悟之上。

将教化交托神明先圣,行感化于现世人身,道风的形成取决于虔信与传承,教门内,师长感化后学,是谓传承;教门外,教士感化信众,是谓度人。言教出于先圣神明,身教在于现世人身,各司其守,各行其道。我们是道士,是道教的神职者,是教义的传承者,也是信众与信仰的衔接者,所以应该具备行为上的觉悟,从心出发的觉悟,身体力行将“道风”这两个字真正融合到生活实践中去。这种融合往往体现在细节之中,从中可以看出每个修行者在体悟上的多寡。以我们的学院生活为例,有没有发自感恩之心地与身边为我们付出的劳动者寒暄问候?有没有道友同修之间的和睦之情与共进之谊?有没有青衣云袜遍行市井的自觉与宁静?有没有珍惜十方钱粮的点滴之行?有没有戒去不应有的恶口妄言与白日咒诅?有没有慈心于物、克己恕人的情怀?有没有一颗光明长保、照暖他人的慈悲之心?这一切都应是我们作为玄门弟子践行道风所应有的体现。最后我要借早课中的词句来做个结语,同时也寄予所有道友同修共祈:愿凶恶化贤邪魔归正、愿历世师友同证真常、愿持身端正不履邪淫、愿所伤物命早生人天、愿悉破悭贪永除险峻、愿言无狂妄行贵真诚、愿弱己饶人潜忍忿怒、愿慈心下气恭敬一切、愿不堕边夷不随邪见、愿结交仙友栖集清虚、愿智慧开明神通恢廓、愿广行方便普济群生、愿永断执迷咸归正道,慈悲见道,愿与所有道友同修共勉,福生无量天尊。

 

(作者为中国道教学院研究生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