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学...

修身脱相 归无证道

郑宗恒

    读到《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相信大家都会想到一个词语!什么词语呢?“孝道”。说起孝道,我就想起了一个少有人知的故事,但这故事的主人公,却是大大地有名,他就是包公。

    这位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官员,以清正廉洁、大公无私著称。他过世以后朝廷赐封的谥号是“孝肃”,为何会出现这个“孝”字呢?原来这位包青天的“孝道”,在当时是无人能及,只是这千年以前的故事,今天已很少有人知道了。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说的是寒窗苦读的学子,一旦金榜题名,就可以出人头地、出任朝廷官员,这份风光与荣耀是天下所有读书人最期盼的。包拯经过多年苦读,得中进士的时候,已经29岁了,当时被朝廷授予建昌知县的官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包拯居然谢绝赴任!理由竟是要在家乡照料年迈的父母双亲。他一直侍奉双亲直到他们都过世,然后才出来做官。他照料了多久呢?竟然是整整十年的光阴!也就是说,当包拯开始出来做官时,已经三十九岁了。这是什么概念?古人四十几岁就已经当上爷爷,可以自称“老夫”了!

“出名要趁早”、“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类的思想意识不是今天的人才有的,古人一样追求早日成名。而包公为了恪尽孝道,不惜花费人生最为宝贵的黄金时段来照顾双亲,全然不贪恋功名权势,可谓至纯至孝。是什么驱使他这么做?是对于父母至真至烈的情感,让他怀着率真纯粹的赤子之心,守在年迈的父母身边,陪伴他们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步。这既是极崇高的品德,也是极质朴的亲情。一代清官包拯,就能如此自然地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步入仕途的包公,恪守原则、追求正义,秉公执法,刚正不阿。一路官职上升,直至成为朝廷重臣。他过世时不过63岁,做官其实仅仅24年。然而这丝毫不影响他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清官能臣,实现了“忠孝节义”的最完美人格。“包清天”的美名万古颂扬。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包青天”是怎样炼成的——正是踏踏实实从“孝道”做起的。回顾五千年的华夏儿女,孝道的故事真是比比皆是!孝感动天的舜帝,亲尝汤药的汉文帝,百里负米的仲由,芦衣顺母的闵子骞……无论时空相隔多少千年,无论科技多么飞快发达,孝道从来没有被人忘记!

    我们道教也是如此,历代祖师大德都在苦口婆心地教化着我们孝道是出家人的基本准则。早期道教的《太平经》提出:“天下之事,孝为上第一。”正一派以“四不吃”来提倡忠孝节义思想。净明派更是以“忠孝”思想而创教,提出“忠孝神仙”之说。在道教的“初真十戒”中,太上告诫我们“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当尽节君亲,推诚万物” 。《太上感应篇》中,太上教诲我们学道人要“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其中所指出的为人处事的四个重要方面“忠孝友悌”里,也强调了“孝”的思想。还有《关圣帝君觉世宝训》中,更是明明白白地指出:“淫为诸恶首,孝为百行先。”祖师们都认为要想修成仙道,想长生久视,就应该先把人道修好,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否则距离“仙道”就遥远了。而所谓“人道”,亦即作为社会中的人所必须遵循的行为、道德规范,也就是人类社会的伦理。此中,首先要做到的无疑就是“孝”,因而道家祖师也就有了“百善孝为先”的教诲。同时力倡感天地、泣鬼神的“二十四孝”故事,为世人孝行之楷模。在道教的教义中,报父母之恩是大修行、大善念、大作为、大功德。不孝不足以为人、不足以修道,更不足以功德圆满。

    刚才分享的这些故事,说的是儒家的孝道,也就是世间人的孝道。那么我们道教徒应该如何尽孝呢?是回到家中陪伴父母养老送终?每天给父母做大鱼大肉?还是每天让父母笑口常开呢?我们今天所讲的经文,就回答了这个问题。真武爷告诉了我们这人间最大的孝道是什么。

    经文中说道:“我既托相,日恼父母,令我父母,日夕悲酸。”大意是说:自我降生以来,有了这个身体,有了这个脾气,从婴儿到长大成人,没有一天不在烦恼我的父母,天天令他们劳苦辛酸,苦不堪言。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真武爷说:“父母男女,输转无已,是此有相,同归苦恼。”大意是说:从父母到子女,一代又一代的人,就在这样的苦恼中,无数次地轮回,一同跌入人生的无尽痛苦之中。放眼回顾,真是这样的情况,社会上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存在着惊人的相似——父母与子女都存在着深深的代沟,相互不理解,甚至相互伤害。啃老族,月光族,青少年犯罪,大龄青年结婚难……要维持家庭基本的温暖是如此的艰难!实际上这一切,都是源于人类最古老最顽固的毛病——贪、嗔、痴。在拜金主义、消费至上、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迷失本性的程度几乎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真武爷在经文中开出了济世度人的良方!经文中说道:从我相中,悉灭贪嗔,悉破险峻。大意是说:从自己的身体、情绪,去所处的环境做起,看破世间的一切陷阱罗网,灭除心中一切贪念与嗔恨,就能打破人生中的所有魔障与劫难。从而获得大快乐,大自在!

    当自己证得无上大道时,周边的一切人际关系也必将和谐无碍,人人具足幸福温暖,到那时,自己的父母,也必将获得最大的、最圆满的福报,那就是经文中最后提到的“自然去累,不堕苦海”的至高境界。这“不堕苦海”是指永远脱离生死轮回,脱离身体与心灵的一切烦恼痛苦,从而印证了真武宝诰中“现在父母,福寿增延,过去宗祖,早得超生”的神圣承诺,这才是我们对父母最大的孝道,这样的孝,天上地下,无与伦比! 

    非常惭愧地讲,身为道家弟子,我曾经是一个连孝敬父母都没有做到的人,因此我也受到了惩罚。我18岁那年出家,少不更事,非常喜欢研读《易经》,就背着师父偷学了点《易经》的皮毛,然后出去招摇,自觉很了不起。然而,没过多久,报应就如约而至。一次正在外面给人家算到兴头上的时候,家里打来电话,说妈妈住院了,可能是我说了太多不应该说的话,给人家四处算命得了报应,母亲的嗓子得了囊肿需要手术,双肺多发结节,双肾多发结石,还有乳腺增生。医生说要手术,问父亲先切哪儿?那时候我却因为要去算卦,而没赶上母亲的手术。当我来到医院的时候,夜半黄昏,看到躺在重症监护室昏迷的妈妈,消瘦清郁的脸上泛着泪花。我顿时泪流满面,蹲在角落里面。痛苦、无助、悔恨和惶恐将我完全击垮:假如手术失败,那我的妈妈会在哪啊?无数次的愧疚,让我想到了初心,我有多久迷失了自我?这时候我回到庙里,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和师父承认错误,求教师父,怎么才能让母亲早日恢复健康呢?这时候师父每天教我祖师的金丹秘法,教诲我子午卯酉的用自己的身体供养母亲。每天晨钟暮鼓,课功刻己地修习着,把所有的功德都回向给了自己母亲。果然两年后的现在,我的母亲身体康复了,并且她也诚心地来到道观一起开始修行!回顾这几年,我要感恩祖师,感恩经典,让我感受到了,道教的无私伟大,让我把最大的孝供养给了母亲!虽然还没有脱离轮回,但是我坚信,踏着真武爷的足迹,匍匐在道教的经典中。我会精进修行,脱离小我,成就大慈悲,修身脱相,超度九玄七祖!

在我们道门每日的晚课中,都要诵《真武宝诰》,大家都知道,它也叫《报恩宝诰》,这是为什么?因为,道教已将真武爷作为“天下第一大孝”载入道藏,被芸芸众生赞誉为“报恩教主”。他老人家以自己亲身亲力的修行,光照环宇的圣迹,来为我们展现天下最大的孝道——那就是修身脱相、归无证道!

我常常觉得,自己的修行还离真武爷的要求非常遥远,每当我面对自己学习上的困难、面对自己修行上的渺小时,甚至会失去勇气。但师父对我说:“宗恒,你的问题,其实是我们社会上年轻一代都有的通病,往往积习很重,确实很难改。但你要知道自己的身份,知道自己在社会上的责任——你能在这些毛病上改多少,就能帮助社会上的年轻人改多少;你的眼光能看多远,就是我们道门未来能走多远;你修道的信心有多坚定,就是华夏道德文明的复兴有多坚定!你可能现在还不完美,但你是一颗种子,一颗珍贵的种子!”

师父的话,让我陷入深思:在古代,无论中华民族遭受怎样的浩劫,读书人都不屈不挠,就像一粒粒种子,倔强地传播着中华文明的道德文章。而放眼今天的中华大地,能穿着五千年一脉相承的汉服、束发戴冠的,唯有我们道门中人了!我们正是今天散落在神州大地上的传统文化的珍贵种子。

    当今社会,面对的是全球化、信息化的巨大浪潮,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下,还藏着不可小视的诸多荒诞现象——看看我的同龄人,每天用来看手机、刷微信、玩游戏、刷抖音的时间远远超过学习与工作的时间,超过与亲人相聚相守的时间,超过追求人间真爱真知的时间。父母含辛茹苦把孩子养育成人,到了老年,却还要苦苦思索自己的养老问题,“有子有孙”却又“无依无靠”的现象比比皆是。子女们把追求事业、为家里挣钱、还房贷、还车贷、全力培养下一代当作冠冕堂皇的理由,以此将老人推向养老机构,以为有了足够的金钱供养,就可以不闻不问,良心与亲情上就过得去了,以为这就是尽了孝了。殊不知这正是贪欲的严重表现,无尽地追求财富、追逐时尚、追捧高科技让人丢失了最基本的情感——那就是与父母的深切情感。当人们忙着念书、工作、升职、打拼、结婚、养育孩子时,是否还记得人生最美的场景是天伦之乐,是一家人几代同堂,其乐融融。如果缺了这一块,就算挣了再多的钱,成就了再大的事业,父母不能分享,不能看到,难道不是人生极大的憾事吗?

今天的老年人群体,比起以往,更需要关怀:由于科技(特别是网络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老年人的的应对,往往是措手不及,他们的生活空间就像野生动物的保护区,正在急剧缩小:滴滴软件出来了,老人打出租车从此难上加难;支付宝出来了,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从此与商场的优惠购物无缘;动车高铁的购票软件出来了,虽然屏蔽了黄牛票贩子,也把不会上网的老年人拒之门外。在今天,智能手机APP统领生活服务、商业服务的强悍形势下,手机触屏上微小的按键、繁琐的用户名、密码、海量的咨询信息,让老人无法操作、无暇应对,很多老人几乎处于被社会“隔离”的状态。说句笑话,这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未有的状况——因为无法掌控小小的手机,就到了被社会淘汰的边缘。这是个五千年未有的“老了就被淘汰”的时代!

    仅仅因为科技的一点儿发展,老年人在下一代人的心中,就成了落后无能的形象,老年人一世的智慧、修养、品德就被草草掩盖、被漠然否定。祖祖辈辈以来“听老人讲故事”的传统,如今已经变成微信段子教育全民的荒诞风气。这实质上是传统文化的严重缺失、严重断层。人们不再看重父母,不再崇拜祖先,而转为崇拜科技、崇拜时尚,进而变成崇拜财富,纵情声色。最终的结果是——不仅仅凉了天下父母的心,也不仅仅是将一代人推向心灵的荒芜,更是拖延了中华民族在当今历史时期走向民族伟大复兴、民族精神重建的隆隆脚步!

   孝敬父母,不是一家一户一个人的小事,而是关乎家国大事,关乎历史进程!从每家每户每个人的孝敬父母开始做起,扎扎实实奠定传统的优秀的社会风尚,粹取精华,汰旧更新,逐步树立起有传承、有发展的中华民族新时期道德伦理——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国家软实力!

    作为华夏本土宗教的道教,在中国化的方向上,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那就是积极倡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观念,唤醒芸芸众生内心深处对父母的挚爱,对血统亲情的依恋。用新时代的孝道重新架构起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乃至全国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时代使命感!

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与之相对应的,中国人的精神创造力、创新力,却尚不能与之匹配。这一紧迫的现实,急待我们立足本民族的文化底蕴,整合祖先留下来的丰富文化宝藏,突破发展瓶颈,深化改革开放,最终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正是我们道教籍以发展的伟大契机和历史使命!

 

(本文作者为中国道教学院2018级研究生班学员)